人教版《品德与社会》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分析——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视角
杨鑫;
摘要(Abstract):
品德与社会课在我国负有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任务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是我国的国情,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视角分析人教版教科书《品德与社会》中的民族团结教育,发现该教科书立足于国家认同、中华民族及文化认同的一体,展示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,存在汉族文化视角为主,缺乏中华民族多元起源与融合发展的描述。《品德与社会》应在更高水平的"现代中华民族文化"上构建民族团结教育。
关键词(KeyWords): 品德与社会;民族团结教育;中华民族文化;多元一体
基金项目(Foundation):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项目(12ZC169)
作者(Author): 杨鑫;
Email:
DOI: 10.16165/j.cnki.22-1096/g4.2014.01.023
参考文献(References):
- [1]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.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:2011版[EB/OL].[2013-07-11].人民教育出版社.http://www.pep.com.cn/pdysh/jszx/tbjxzy/kcbz/2011/.
- [2]鲁洁.再论“品德与生活”、“品德与社会”向生活世界的回归[J].教育研究与实验,2004(4):1-7.
- [3]课程教科书研究所综合文科课程教科书开发中心.品德与社会:五年级上册[M].北京:人民教育出版社,2010:54-93.
- [4]沈桂萍.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[J].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,2010(2):53-57.
- [5]课程教科书研究所综合文科课程教科书开发中心.品德与社会:四年级下册[M].北京:人民教育出版社,2007:23.
- [6]沈晓敏,权五铉.中国社会科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透析——以人教版和科教版《品德与社会》为例[J].全球教育展望,2010(12):32-37.
- [7]韩震.论国家认同、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——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[J].北京师范大学学报:社会科学版,2010(1):106-113.
- [8]邵晓霞.文化视角下的民族团结教育实现问题[J].甘肃社会科学,2012(2):15-18.
- [9]罗树杰.中华民族始祖争论与民族团结[J].中央民族大学学报:哲学社会科学版,2007(2):48-52.
- [10]费孝通.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[J].北京大学学报:哲学社会科学版,1989(4):1-19.
- [11]郭弘.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贡献[J].兰州学刊,1995(6):57-59.
文章评论(Comment):
|
||||||||||||||||||
|